2023 歐柏昇理事長卸任演說:長達九年的意外旅程

作者:歐柏昇/聯盟創始元老;第一屆、第二屆理事長
2023 年 3 月 4 日|聯盟會員大會暨第三屆理監事改選|台中仰望書房

沒想到,我在聯盟會有第二次的卸任演說。第一次是 2017 年,我卸下了主席的職位。接下來的六年,要感謝好多夥伴,我們一起走過風雨飄搖的歲月,一路走到今天。聯盟曾經瀕臨瓦解,危機頓挫卻變成轉機。我們走上正式立案社會團體的新道路,所以我才有幸以理事長的身分,再次開始一場卸任演說。

演講現場。Credit: 陳文心

聯盟誕生和茁壯的歷程,一句話說來,就是不斷把危機變成轉機。在談這些歷程之前,容我先唸一段義大利當代哲學家阿岡本的文字。阿岡本有一篇文章叫作〈何謂同時代人?〉,或者說「何謂當代人」。他是這樣說的:

在一個無限擴張的宇宙中,遙遠的星系以巨大的速度遠離我們,因此,它們發出的光也就無法抵達地球。

我們感知到的天空的黑暗,就是這種儘管奔我們而來但無法抵達我們的光,因為發光的星系以超光速離我們遠去。在當下的黑暗中去感知這種力圖抵達我們卻又無法抵達的光,這就是同時代的含義。

因此,同時代人是罕見的。正因為這個原因,成為同時代人,首先是勇氣問題,因為這意味著不但要能夠堅定地凝視時代的黑暗,也要能夠感知黑暗中的光——儘管它奔我們而來,但無疑在離我們遠去。

2014-2017:在網路社群的新時代發跡

聯盟誕生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。我想再次談談 2014 年,聯盟的 Google 信箱還保留 2014,我希望它保留一個時代的印記。2014 年,那是太陽花學運的年代,更是網路自媒體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時代,不論政治立場是什麼,突然間,人人都有機會向公眾發表意見。當時媒體報導,擔任科技部長的張善政先生發表「探索宇宙不入世」的言論,我寫了一封信給部長,挑戰這項說法,也刊登在泛科學促成輿論迴響。那是一個價值紛亂的時代,一個令人焦躁不安的時代,卻也是年輕人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。一切都被動搖,一切也都可以解構。我們感到失落,我們也感到雀躍。不論價值觀與政治立場在哪裡,迎面而來的是網路社群的新時代,我們好像擁有前所未有的力量。

那個時候,我是台大天文社的社長,依稀察覺到時代迅速變化的氣息。回頭一看,浪潮已經衝擊到天文社團的岸頭上。在網路社群的時代,知識傳遞的管道大幅改變,人群互動的方式也與過往截然不同。對於天文社的經營者,那是一個巨大的變局。大學校園的學術性社團接連倒閉,對於整個社會好像不是被關注的問題,卻成為我們挑戰傳統、走向公眾的著力點。這樣的危機,會不會是另一種轉機?

我們走的路不是街頭社會運動,而是街頭天文學。我們帶著踏實的知識,懷抱著對宇宙到人群的關注,展開一場柔性的變革。我們重構我們周邊的人群組織,重構知識傳播與議論的空間,用「天文」這個巧妙的出發點深入社會上的人群。那個時候,一切事情運作潮流是打破現有的小框,往公眾空間開展新的聲量。我們把那樣的想法落實在天文圈子裡,開始打造一個公共參與的空間,一個議論紛紛的場域。

一開始,我們把很多事情想得太簡單,但是時代賦予我們敢衝敢嘗試的氛圍。我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,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。我們不曉得,議論紛紛的場域很容易演變成為衝突。第一屆聯合論壇的籌備會上,台下有人對著全場嘲諷地說,如果這個活動辦到第二屆你還會參加,請你鼓掌。那時我沒有信心說一定有第二屆,但是我們一步一步改進和溝通,向未知的領域走下去。聯盟發跡的聯合論壇,也就是現在的天文祭,靠著眾志成城的力量,一年一年辦下去。有時候很驚險才找到願意出來的人選,但無論如何持續到現在,除了疫情停辦一年以外,至今都沒有中斷。今年已經走到第九屆了。

那些大規模吵架的日子過後,我們慢慢學著運用外交手腕,開始想,一個領導者該怎麼去溝通、怎麼去承擔。我們好多次深夜搭車南來北往,到各個大學校園拜訪,深入理解各個地方有什麼獨特的文化,去傾聽每個人心中到底是在想什麼。所謂的社群整合,沒有辦法強推,只能夠建立在「互信」。不去做幾次田野調查,不去傾聽大眾的聲音,是沒有用的。一塊一塊拼圖透過人際紐帶整合起來,人與人互動的眼界逐漸打開,不同學校、不同地域的人終於相互合作,建立公眾事務的平台。對我自己來說,這些奔波給我太多養分,我是在這些過程中,重新深刻認識臺灣這座島嶼。

2016年5月歐柏昇主席拜訪文化大學華岡天文社。
2020年9月理事長拜訪中正大學天文社,後排為中正大學天文社前社長張元叡(右)、前社長李彥霆(左)、時任社長李庭妤(中)。

在 2016 年前後,聯盟草創的那些日子,大家想到新點子,就立刻去嘗試看看。大部分都無法實現或持續推動,但是靠著一份熱忱,只要做出一、兩個案子,就讓大家眼睛一亮。除了例行的聯合論壇和星趴之外,我們看到臉書直播正在流行,就也來嘗試看看。看到大家上山拍了作品,就有人發起全台巡迴攝影展,輪了九個站點舉辦。我們迅速號召很多社團一起製作紀念品,展現團結的力量。我們組團去了幾個天文台,甚至組了一團跑去對岸的福建參訪。每一次行動,我們多認識了幾個朋友,也多打開了自己的眼界。

2017 福建參訪團。

2018-2020:組織立案與重建

但是,組織的營運的能量依然不穩固。草創前幾年,我們都不是正式立案的組織,所有事情沒辦法名正言順,比學校社團更沒有法律地位,一群人靠著熱血在撐一個不被承認的組織。行政程序都要寄人籬下,甚至被有心人士滲入,導致元老們耗費大量心力解決內憂外患,聯盟元氣大傷。最後面臨人力短缺的窘境,聯盟瀕臨瓦解。2018 年夏天,元老們以為聯盟的國祚即將終結,那一天,我們在論壇夜晚人去樓空的會場,緬懷聯盟最後的時刻。

終於,我們看到一股新生的力量開始浮現,那是來自社群,重新由下而上興起的力量。這一回是從濁水溪以南發端,最後帶動了整個組織。我才知道,我們不但沒有法律地位,制度也僵化了,如果沒有自我革新,重新納入由下而上的動力,整個組織已經沒辦法走下去。政府立案的公文下來,我終於表達,希望我們可以最後一搏。擔任第二屆理監事的各位,感謝你們,當時在聯盟最危急的時刻,作為一道新的亮光忽然出現。2018 年在翠峰星趴召開發起人會議,我們宣告聯盟成功復活。

組織立案的契機,動員了好多人一起讓聯盟起死回生。除了依法召開的會議之外,我們還自行舉辦南北兩場公聽會,充分在社群內溝通。我們完成組織制度的再造,也解決了很多不穩定因素。聯盟作為各個天文社的後盾,不能再全面崩垮一次了。立案之後,我們更是自詡為「新世代」的天文團體,打破傳統輩份層級的包袱,打破陳腐的體制,建構一個開放的社群,讓聯盟作為人們自由碰撞的場域,自由發揮的舞台。

草創階段,我們花了大部分的力氣在整合社群。2019 年 3 月 16 日的成立大會,就在現在這個地方舉行,我問大家:聯盟的「天文」在哪裡?下一個五年計畫是什麼?我們能不能開始著重於推動天文的業務?想不到,立案之後,我們其實花了更多時間在打造組織,因為組織與社群是隨時在變動,沒有一套固定的制度可以永遠適用。不過,天文的業務的確開始踏實推展。2019 年,社長們共識決議聯合論壇改名天文祭。2019 年,由陳文心發起舉辦第一屆領袖營。聯盟更全面統籌星趴的大學社團事務,2020 年開始聯盟完全自辦星趴。幹部們也陸續發起幾個非常踏實的專案。2020 年,錢昕開始舉辦好幾個學期的星空討論會,梁閎翔則舉辦天文會客室。理監事們擁有各自的專長與點子,很多事情在個別的學生社團不易完成,而在聯盟這個全國性社會團體當中,我們努力實踐。

2020 年的日環食給我們獨特的契機,展現全國性社會團體的力量,也嘗試讓天文走向人群。當我們代表聯盟出席嘉義市政府的正式場合,隨同市政團隊行動,我們要代表的就是所有年輕人的聲量。我們想了很多點子,讓日環食成為一場帶動人群的行動。最重要的任務和中央氣象局合作,建立日食線上聯播網,有 16 萬使用者觀看。這件事情只有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可以做得到,因為我們在臺灣各地都有據點,而各種專業背景的天文人也都匯集在聯盟裡。那時,陳昕霈主導統籌這項專案,向教育部和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申請到補助款,以青年公共參與的角度爭取到資源和影響力。

聯盟、中央氣象局與艾里公司日環食團隊合照。左起為時任中央氣象局天文站主任鄭俊岳、聯盟活動總召陳昕霈、聯盟聯播網頁開發負責人徐安廷、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、聯盟理事長歐柏昇、聯盟聯播專案負責人陳文心與艾里公司老闆顏易程。
Credit: 鄭振豐

2021-2023:瘟疫時代的天文社群

但是,下一個危機來了。我們走入另一個劇變的時代,就是世紀大瘟疫。第二屆理監事剛上任後,2021 年 5 月,臺灣爆發本土疫情,各校社團活動被迫停止。宣布三級警戒之前,我們召開緊急會議,各校天文社商討應變措施。

在瘟疫的時代,「人與人的連結」帶來恐慌,社交距離成為常態,我們該往哪裡去?這時候,網路世界更急迫的需求,不再是展開公共議論,而是彌補現實世界中「人與人的連結」頓時抽離的失落感。和歷史上的疫災相比,科技在這回賦予人們更多新的能力,透過網路依然可以達到某些人際互動。當人們急著學習適應線上會議的新模式,我們是相對幸運的。因為聯盟本來就是跨地域的群體,我們早已習慣線上會議,這場危機成為了轉機。第七屆天文祭因應疫情無奈取消,我們卻撥出時間嘗試全新的計畫,號召社團一起來參與線上活動。

誰會想到,2021 年夏天,疫情三級警戒期間,竟然是聯盟活動與會議最緊鑼密鼓的時候。大家待在家中不能出門,就一起來設計有意思的線上活動。聯盟的行事曆可說是每天滿檔,每天都有不同的專案會議,以我們次文化的術語來說,就是所有人都 M 到了極限。2021 年夏天,天文領袖營首次以線上形式舉辦,講師眾星雲集,把大批各校老人都找齊了,以「社團經營」、「活動籌劃」、「知識星導」、「儀器攝影」四大主題課程,帶給新上任的天文社幹部非常紮實的訓練。這樣的課程,非常清楚展現出聯盟對於社團的存在價值。

2021 年夏天,我們舉辦第二季的天文會客室,邀請很多年輕人經營的品牌團隊來座談,不但思索天文如何走進人群,也和登山、旅遊、光害防制等議題碰撞。那時候,很多人在家閒著沒事,就會跑來聽聯盟的講座,單次參加人數最高將近百人。

同個時期,李彥霆發起統籌網站架設的專案,陳文心和徐安廷把網站架設了起來。聯盟網站不但更新活動消息,也成立科普專欄。林彥興主持的科普小組,在網站上撰寫多篇文章,也和泛科學、科學月刊展開合作。網路的科學傳播,非常需要藉由我們這個世代的力量推動,想必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。線上活動的模式維持了下去,2022 天文領袖營繼續線上舉辦,彥興也舉辦了天文攝影迷你讀書會、太空科技工作坊。

疫情還帶來另一個意外的效應。國門封鎖的期間,人們放了更多心力關注本土,而我們藉由「天文」重新去探索腳下這塊土地。在國內觀光的視角下,「星空旅遊」的概念隨著合歡山暗空公園通過而開始有業者關注,星空導覽開始有了商業需求。曾美茵領導聯盟的星導小組,推動教材編寫以及清境農場合作案,進而計畫推動聯盟內部的培訓與認證。星導小組的成果,對於產業與教育兩方面都有所幫助。產業合作方面,最近的案子是聯盟幫鹿野的業者招募天象內容的文案編輯。所以說,天文沒有商機嗎?也許,我們這個天文社群,可以和觀光產業形成更緊密的連結。

從文化的角度,我們也發想,天文既然是各地文化中這麼常見的元素,那麼會不會有本土的、原住民的天文呢?2022 年,我們和暨南大學合作的契機,走入布農族和賽德克族的部落,向耆老學習豐富的傳統自然知識,與山林共處的思維。我們規劃長遠的訪查計畫,也組成了原住民族與文化天文學讀書會,持續探索天文與人文的交織。我們看見不少資訊,原住民的星名、天文故事、占星方法、天文曆法,並不是不存在,而是很少人嘗試發掘這些文化。我們走進部落,從天文為出發點,來學習當地的文化。與學者討論後發現,帶著天文走進部落,有時候比起直指某些政治社會議題走進部落,還更容易找到互相信任的基礎。因為天文有它超然的一面,碰到敏感議題的時候還可以小心回歸天文專業。進入部落,天文是個出發點,我們觀察到更多東西。最近拜訪部落做田野調查的時候,碰上一場火災,消防隊一個小時才有辦法趕到,部落也缺乏消防設備,只能克難的自行撲滅。我們發展天文計畫的同時,延伸關注到更多當地的議題,我們的視野一直在擴展。

不過,疫情的影響是存在的,聯盟獲得一批線上的客群,但是這個社群相對鬆散開來了。沒有天文祭這樣的實體交流活動,對這個社群的破壞力很大。後疫情時代,我們重新思索「人與人的連結」。人類這種情感豐沛的群居物種,真的可以只在虛擬空間裡互動嗎?這是一個大時代的問題,聯盟的經營者也必須去反思。

我們經歷了好多的論辯。我們多次討論,聯盟是否要完全轉型為青年天文協會,全心發展專案計畫。最後我們重新發現,有活力的聯盟組織,不可能與社群脫鉤。因為有社群,聯盟才有源源不絕的活水。「社群」是新世代天文人的特徵,是聯盟有多元的聲音、碰撞出無數創新點子的原因。從草創之初直到現在,都是如此。

至於聯盟的社群對於個別社團的作用,經常是潛移默化的。雖然不太容易白紙黑字寫出來,但是這幾年各社團活動規劃,充滿互相學習的軌跡,就知道校際的交流對社團的發展影響。聯盟基本的功能,是維持社群內交流互動的常態,這點不能拋棄。

去年的天文祭,在總召彭美娟的領導下,終於成功復辦。那時候,我正好中鏢關在家裡,但是我有聽到理監事們的轉述,社群的活力忽然有了重大的鼓舞。接下來的星趴公聽會,讓大活動的任務回歸社群內部,而不是聯盟組織裡的老人主辦,各社團被動參與。當人際紐帶重新串連起來,加上公共議論與參與回歸,社群的凝聚力也回來。星趴成功舉辦之後,社群又更有活力了。

我們訂了一個新的詞彙,來描述後疫情時代聯盟首要關注的主題,那就叫做「社群重建」。希望這個詞彙,夠清楚描述後疫情時代的普遍課題,也就是重新反思和打造「人與人的連結」。社群重建的工作,想必是第三屆關心的焦點,我就留給各位稍後再談了。

聯盟是個非常龐大複雜的組織,我們的內政涵蓋了位居各地方的社團,我們的外交代表這個世代天文人的主要窗口,我們的專案計畫一個個努力推展。聯盟的體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,我們不求快,而是要集體協商,親手去解決問題,一步步到位。去年開始支薪聘請行政助理,更接近健全的社會團體運作,而我們還繼續在思索制度和財政等問題。

光是這兩年,第二屆就開了 28 次理監事會,還有好多次專案會議和非正式的討論。但是,我們並沒有浪費時間,有多少團體能夠像我們這樣,反覆論辯人群互動與知識傳遞的網絡,不斷創造新的點子,努力付出實現呢?每天聯盟都有新的挑戰,社團有需求、有危機,我們義不容辭。接到各方人士的合作案,我們不斷思考:天文可以跟他們碰撞出什麼?這是一個充滿自我挑戰的組織,隨時讓人成長,我們總是嫌還能做的事情太多,而不是走到極限了。

這是一個屬於我們這個世代自己的舞臺,沒有人限制我們要做什麼,我們逐漸有資源、有受眾,更能自由創造自己想要實踐的計畫。

各位,臺灣一整個世代的天文人都在這裡了。

你如果問我:我們可以做什麼?我反而想問:有什麼是我們做不到的?我們是新世代的天文人,擁有宇宙那樣寬闊的視野和豐沛的創造力。我們的資源越來越多,各位都有很多好的點子,這裡就是讓你去實現的舞台。

十年的時間,一晃眼就過去了。十年前,我在臺大天文社,是截止後登記參選,有點意外地接下社長。沒想到,開啟了一趟長達十年的旅途。十年之中,大部分的時間,我們幾乎看不見前方的夜路,但是好多人一起辨認遠方的星光,一小步一小步往上攀升。我終於理解,什麼是十年樹木,沒有一蹴可躋的事情,但是這些年的路並沒有白走。

這一路上,既然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,就感謝天吧。畢竟,我們是看天吃飯的社團。

我還是要試著表達我的感謝,功勞不在我,而是在陪伴我一起前進的人們。我就不指名道姓,就怕疏漏任何一兩人都很失禮,希望你們可以諒解。

首先,我要感謝臺大天文社,那些年給我一個寬闊的舞台,社團裡面陪伴我的人。草創聯盟以後,礙於身分,為了公平公正以及擺平爭端,我在所有公開場合,盡可能不提及我和臺大天文社的關聯。是個時候,我應該公開感謝我的母社,在朦朧的夜空下滋養我。

接著要感謝的,當然是草創聯盟的元老們。我們在特殊的年代匯聚起特殊的緣分,大家把各自的社團從危機中拉了起來,帶著遙不可及的夢想一路走到今天。當初一起四處奔波的元老們,謝謝你們。

接著,立案後的第一屆理監事,謝謝你們,一起在起死回生的組織裡,重新建立體制,開啟很多全新的專案。我們熬夜修法條,很多辛苦的基礎建設工作,都是靠著各位的辛勞才完成。

第二屆理監事,你們從聯盟瀕臨瓦解的時候,作為新生的力量浮出檯面,最終出任理監事,一起組成一個很有動力的團隊。很多說了很久的事情,沒想到第二屆上任後,大家立刻組織起來把事情做出來。這兩年我們一起在疫情期間完成不可能的任務,各位辛苦了!

感謝歷年活動所有的幹部、工人、甚至是提供意見的貴人,聯盟不是單打獨鬥能夠完成的事業,有這麼多人投入才能眾志成城。

也感謝外部的合作者,其他的協會、團體、學校、政府機關、廠商業者,一路照顧年輕世代的天文人。

謝謝所有一路上相伴的人們,只要一起看過遠方的幾顆繁星,就是一段緣分。你們還記得嗎?在某一個彗星乍現的清晨,我們不睡覺,堅持要抓住彗星的尾巴。你們還記得嗎?日環食的那一分鐘,大地風雲變色的時刻,我們在臺灣各地有目共睹。

聯盟從 2014 年草創至今,用天文走入人群中的好多角落。當我們擁有更多力量、更好的設備,我們就往夜空中更暗更深邃的地方望去。我們看見繁星的亮光,也望向宇宙幽暗之處。

現在,該是把這個聯盟交給新人的時候了。今天對於我,是揮別這個舞台的一天,也代表我們第一代元老全部退休。今天對於聯盟,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,長江後浪推前浪,可以預見眾多全新的發展。我們依然隨時在這個社群裡給各位支持,期許各位將自己心中的藍圖在聯盟裡實現。再次感謝十年來在大學天文社的圈子裡,一路相伴的每一個人,願我們在星空下再次相逢。謝謝大家!

理事長印章交接。Credit: 林彥興